浅谈在新课程标准下从“逆反”到创新
--- 从“不规则”到 “规则”之见
萧桂梅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英语新课程标准在教育观念、教学组织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改变,理论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与困惑,特别是在过去时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按部就班的思维模式,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过去时的概念,让学生背过去时动词变化的规则和不规则的动词,固步自封,不敢越雷池一步,大大束缚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扼杀了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我个人认为,不妨从逆反思维入手,引导学生从不规则中探索规则,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英语新课程标准也一再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运用英语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运用,通过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结合,拓展思维空间,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逆反思维已刻不容缓了,它是发展创新前进的脚。
逆反思维是一种与传统的思维方法完全相反或相对的思维方法,也就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这种思维方法的创新作用和存在价值已可见一斑。我在过去时教学中运用逆反思维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第一课时中,我没有给学生讲解过去时的概念和动词过去时的变化规则,而是让学生学习一首有趣又含有过去动词的歌曲:One, two, three, four, five, once I caught a fish al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then I left it go again. Why did I let it go? Cause it bit my finger so. Which finger did it bite? This little finger on the right. 接着让学生找出表达这首歌主题的动词:did, caught, left, bit, go, bite;再联系课本和自己总结的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总表,找出了全册书的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三个课时下来,学生从歌曲中掌握了过去时的概念,从不规则动词的变化中掌握了规则动词变化的规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逆反思维,发散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实效。
那么,如何锻炼逆反思维,培养创造思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呢?所谓逆反思维就是举一能反三、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能从正反方面超前退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经过平时教学实践总结,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是善待质疑,在质疑中培养逆反思维。如在日常用语的对话教学中,“为什么同一个意图可以用不同的句子表示,而同一个句子又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这种情况在英语中十分常见。例,我们在表达不用谢时,我们可以说“ You’re welcome.” “ That’s all right.” “Not at all.” “ It is my pleasure.”等等。
二是在想象中锤炼逆反思维。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促使人们进行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全部的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因此,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比如,让学生看图说话,看图作文,角色扮演,创造性复述故事,续写故事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例如在学习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sunny, rainy, cloudy等四季及与天气有关的单词时,我们可利用幻灯片打出一组春夏秋冬的四季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四季的特征,并展开合理的想象,对四季的景色进行描述。学生们思维非常活跃,在描述夏天景色时,学生们造出了下列这些句子。
It’s very hot in summer. We wear T-shirts and skirts. We go swimming in summer. It often rains heavily. It’s showery. We have ice-cream in summer. We’d like to stay in cool places or in the rooms with air-conditioners.
这样既加深了对summer的理解与记忆,又复习了其他与之相关的词,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 例如在复习单词时,可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产生有意义的联想,(例如traffic)找出与其相关的一组词或句;也可给词找意义伙伴,这样就将平面静态的词与立体,动态的实物或动作过程联系起来,从而有利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衔接。再如,我们在学了课文某一对话后,可以以此为基本框架,让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对话练习。例如:在学习了“Holidays”的对话后,要求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对话,学生们编出了“圣诞快乐”“新年快乐”“祝暑假愉快”等内容对话,让学生驰骋在想象的空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又为逆反思维的发展提供肥沃的生长土壤,实现意想到反思再到创新的飞跃。
三是在师生沟通中注重反语的刺激作用。我们既要从正面也要从反面教育学生,既要正面表扬也要反面批评、提醒,日积月累,思维的灵活度也就会不知不觉地加强。如想纠正学生拼写错误的毛病,我并不正面批评,“同学们,有两个单词 “thirty”和 “thirsty”要进行跑步比赛,你们猜哪个会赢?老师觉得胖字会赢,因为 “thirsty”死都要赢到那瓶水喝,因为他渴死了,你们呢?记住了thirsty吗?”学生本想哈哈大笑的,一下子就问住了,都在深思。
四是在教学思路多变中培养学生的逆反思维。如一篇阅读,可先讲最后一段,也可先讲中间一部分,再讲开头。这样,就可以改变定势思维的束缚,学生在变中思,思则通,通则变,更有利于发掘新的点子。
另外,教师要深入了解和关心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崇敬感。在讲授新知识和新概念时,要注意运用有趣的事例、生动的语言,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注意运用延迟评价原则,先归纳学生的不同意见,然后验证,以便抵消学生的“相异构想”,达到强化正确知识和概念的目的。教师还应该在学生学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要求学生将正确的内容与“相异构想”进行比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建立正确观念的重要性,达到彻底清除“相异构想”的目的。
总之,逆反思维能力的强弱制约着创新发展能力的快慢,新课程标准下从逆反思维的培养到创新思维的发展也是新课改的基脚石,我们要勇于踏上这一步,迈向创新的新领域。